半岛官网中国传统家具,选料优良,使用舒适,制作精湛,至今受到人们喜爱。但今天怎样才能继承传统半岛官网,做出具有这个时代特色的中式家具呢?希望通过专家们的讨论,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优秀传统家具之美,这种美是有生命力的。
胡月明(北京皇城艺术品交易中心董事长):我很喜欢《易经》的“易”字,它有三种讲法,第一是简易,第二是不易,第三是变易,这个“易”字可能也道出了今天大家要探讨的东西。我认为“明味儿”家具最主要的特点是简洁。另外,“味儿”是它的内涵,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什么时候都不要变。那么,什么是变易呢?具体的一些方式、方法等形式一定要与时俱进。
唐克美(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):“明味儿”家具设计定位是明味儿,不是翻版明式的样子。什么是“明味儿”?那就是一种中国文人的气质,这种气质表现在对家具材料选择的严格和使用上的极度讲究,表现在家具造型、结构、式样上的清雅、古朴、简洁的艺术韵致,表现在线条空间当中外柔内刚的文人风骨,这种明味儿的表征是中国式的文化气度与审美格调。
传统是每一个历史时代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,也是历史上每个时代的主流文化与优秀文化,没有历史上一个个时代的创新,就没有传统可言。传统滋养着后来的精神,并且激励后人去创造与超越历史。今天要有创时代之新的作为,首先要尊重传统,保护传统,学习传统,在传统里挖掘自身的能量,在传统当中获取智慧和力量,在传统中修炼自己的能力和修养。
萨本介(荣宝斋原书画鉴定师):我想说一下王世襄先生的治学思想和“明味”的由来。王世襄先生搞的是明代家具研究。怎样断定一件家具是明代的,他自己给自己规定过一个方式:“三头对案”。第一是要有实物,这个家具打散了以后,上面写着“某某年”,是明代的,里面必须有铁证。第二就是现代的匠师,亲自能够操作的人认定这种做法就是明代做的半岛官网。第三就是要有古代的文献作为辅证。这“三头”要是对案的话,这家具是明代的就板上钉钉了。王先生找到这样的例证没有呢?有,但是很少。于是在研究过程中,他不得不降低一个标准,找一个家具能把相应的问题说清楚,但是不失规矩,不失传统,他就找到了一个词——“明式”。
王先生《明式家具研究》和《明式家具珍赏》两本书影响很大,很多人按图索骥,按照他所提供的样式去做家具。现在走进任何一家古典家具店,都能看到王先生著录的那几样非常典型的样式在那里。但是做工可能粗糙一些,或者把好料换成了次料。鉴于这个原因,王先生私下曾说,当时讲到这个“式”字还挺高兴,好像是自己的一个发明,但是这个替代毕竟出现了问题。后来王先生提出要做明味儿家具,把“式”变成“味儿”,北京话说带儿音,就是王先生这么多年对于“明式家具”这个称谓的一个反省,也恰恰是他学术思想比较严谨的一个明证。老北京话“味儿”是什么意思呢?我认为含有对时间和空间的一种特定的限定。比如北京烤鸭北京味儿,如果到了上海或者到了伦敦,这个烤鸭恐怕就不是北京味儿了半岛官网,这就是空间的限定。时间限定也是,比如“明味儿”家具,就不应是清代家具的样式半岛官网。
这个“味儿”实际上代表了王世襄先生对于明代家具的界定,“三头对案”是讲家具外在的形式,“味儿”是讲家具内涵的审美取向。
吴美凤(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):明代中期的《三才图会》,里面将家具跟日用的锅碗瓢盆放在一起,通通称作“器用”,可见家具只是器用中的一部分。中国器用的传统,第一是有文化性。什么叫文化性?比如写信的时候我们要讲某某先生“均鉴”,追本溯源,陶器就叫做均,均鉴就是要“完整平衡”,不然制出来的陶就不好。现在从器用方面去思考家具制作,要注重其文化性。
第二个是政治性。在北宋,一品官员坐的是凳子,二品官员坐的是坐凳。有一个叫丁谓的大臣从一品官降为二品官,他觐见皇帝,皇帝说赐座,太监拿出来一个凳子给他,他马上说我没有恢复原来一品的身份,太监一听就换一个坐凳,连这么小的坐具都有品级之分。
第三是象征性。皇帝的宝座,即使座位是空的,也还是能让人想到皇帝,还是要对它非常尊敬。雍正皇帝就曾经严格规定,太监经过宝座不可以喧哗说笑。这就是告诉所有人宝座即使没有人,也象征了皇帝。
第四是延续性,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家具,在唐代已初具雏形,到北宋才全面发展,明代是家具发展的最成熟最完备的一个时期,到了清代基本没有再创新了。所以中国传统家具有很明确的延续性。
第五个是卯榫结构。有一年我去美国,一个美国朋友推荐我去当地一个餐厅,说非常特别。去了才知道,这个餐厅特别的地方是卯榫的木结构建筑。卯榫结构其实是中国传统家具制作的传统,应该加强宣传。
如何承继传统又有创新,我认为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课题。如果说“明味儿”家具讲究线条要婉约,要简洁,但是创新的时候,很多线条婉约的元素,很多简洁的东西放在一起,反而会让人觉得混乱不堪。
胡德生(故宫博物院研究员):中国传统文化与物质相结合,最丰富的载体首推家具。中国传统家具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,比如说等级观念、伦理观念、审美思想、生活习俗等等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都是文物,什么叫文物?实际上是文化艺术和器物相结合,所有的物体都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信息。比如家具,其造型、纹饰以及使用家具的习俗,都包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众多方面。因此,家具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物质相结合最丰富的物质载体。“式”这个概念很宽泛,是介于“味儿”和“代”之间的一个名词。我觉得对传统家具研究的深入,用词也会越来越丰富、准确。我们以后制作传统家具,要突出艺术和文化。
林姝(故宫博物院研究员):明式家具之所以能得到人们的认同,不仅仅在于其款式、做工,还在于它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。人们似乎可以从明代家具中看到明代人的生活状态。清代的家具继承了一些明代的特点,但也有创新。比如雍正皇帝,他自己设计了一个活动的支架,能放帽子,能挂东西,又能当痰盂托用。雍正时期家具的创新形成了两种趋向,一种是非常淳朴自然的,另一种开始走向繁复。此外,雍正时期的家具开始有不同材质、不同颜色的搭配。雍正时期奠定了清代宫廷家具的一种模式,清代家具也应运而生。乾隆时期的家具更加注重繁复的雕饰与工艺,失去了形态的优雅与结构的科学合理。经过时间考验,明代家具的艺术水平显得更高。
朱传荣(故宫出版社编审):“与物为春”是一个很好的概念,我们追求的不是糟践好东西,是要让材质的美得到最大的焕发与保存。现代传统家具的传承,从技艺上讲已经比较娴熟了,至于创新,目前的缺点是太想炫耀我这个时代所拥有的各种技术。这使人反思:“难能”是不是就“可贵”?当今技术比清代又进步了不知多少,所以在明式家具的学习和继承上,可能要“做减法”,太过展示自己的才艺,就有违“与物为春”这个追求了。
鲁宁(北京恭王府保管部主任):继承中国古典家具优秀的文化,我认为在选材用料上要求精,求美;设计理念上要注重实用与舒适;制作工艺上要继承精湛传统技术;还要有当今中国优秀家具的时代特征。在文物鉴定中,明代器物肯定保留有明代的特征,清代器物就会有清代的时代特征,民国器物就会融入一些西洋制作手法和理念。我认为中国传统家具,光继承不行,还要有自己的时代特征。
冯朗铨(传统家具收藏家):我认为,很多搞家具的人没把家具读懂,如木材的使用问题。为什么一件家具会有两种不同的木材,因为两种木头的性质不一样。现在很多欧洲设计的家具,都有中国家具元素在里面。比如星巴克咖啡馆的那种圈椅,是不锈钢的,但它有中国传统家具的气息。现在每个地区家具厂生产出来的家具基本都一样,因此说厂家没有把木头读懂。为什么?不同厂家所在的地域、气候都不一样,生产出来的家具也应该是不一样的。
沈平(明味家具设计师):我1985年头一次读王世襄先生的书,就被明式家具所吸引。因为没有能力去买,就想把它做出来。我一直试图找到传统家具美的规律,这其中包括材料和尺度。材料又包括纹理和色彩,尺度就是器形的尺度和每一个部件的尺度。比如直纹什么感觉,花纹什么感觉,深色用在哪儿,浅色用在哪儿,大的器型给人什么感觉,小的器型又能给人什么感觉。造型包括姿态,还有疏密关系,曲直、曲线的长短、曲度,所有的这些东西都到位才可能做出一件完美的东西。我希望自己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优秀传统之美、哲学之美,他们是有生命力的。也希望这个时代多一点真美!多一点书香!
张汉(著名收藏家):历史上使用黄花梨制作家具有两次高峰,第一次是明代,第二次是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。第一次高峰使中国传统家具达到一个很难逾越的高度。第二次高峰可以说浪费了材料,暴殄天物。家具是造型艺术,能反映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和人文气息,我们现在做家具要想到怎么用器物把我们的人文精神表现出来。明式家具能够受到人们普遍喜爱,不是因为它的木料有多么好,不是因为它的做工有多么细,是因为它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,而文化是有魅力的。传统器物承载传统文化,设计中国传统家具,就要学习中国传统的艺术、文化、工艺半岛官网。好家具其实很简单,就是好看好用,好用就是结实牢固,好看说起来就多了,要符合传统家具的审美规律。当然我也有一些困惑,就是今天怎样创新,怎样反映时代精神。